三农 | 不断校准乡村振兴的“原点”坐标
乡村振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,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“十四五”期间继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笔者认为,必须始终思考原点问题,比如,什么是乡村,建设什么样的乡村,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,是完成乡村振兴的指标还是建设有生命的乡村,新华社曾经发文指出乡村振兴要防止以下误区:产业兴旺不等于乡村旅游,防止有新村无新产;生态宜居不等于建房修路,防止有新村无新貌;乡风文明不等于办学文娱,防止有新村无新人;治理有效不等于管住农民,防止有新村无新治;生活富裕不等于只鼓钱袋,防止有新村无新生。因此,经常思考乡村振兴的原点问题,不断校准乡村振兴的坐标非常必要。
原文 :《推进乡村振兴应始终校准坐标》
作者 |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徐根兴
图片 | 网络
正确认识乡村振兴中的几个“是”“还是”
1.乡村振兴是扩大乡村人口还是增加乡村人才、人流?
乡村振兴是需要人口数量还是需要人才和人流?这些年乡村精气神缺失的重要原因是青壮年走了,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。所以,首先,乡村振兴一定需要有生力量,但需要清醒,有生力量指的是人口的“质”,而不是“量”。如果大量增加乡村人口,那么,人多地少、资源缺乏的老问题又回来了。所以,乡村振兴需要人才、人流,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,而主要不是增加常住人口,认清上述方面非常重要。
其次,乡村资源的瓶颈决定了乡村产业规模的边界,不可以盲目扩大生产规模。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,但不能无限制转化,要坚定地认识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,有了良好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存环境,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发展生产,不是要把所有的绿水青山都兑换成金山银山。乡村的产业主要是生命产业,不是用规模衡量的。农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不是要把某个乡村的产业不断做大,而是要把众多的乡村产业像珍珠一样串起来,达到规模量产,形成产业链。
再次,乡镇政府和村委会、第一书记不是乡村生产经营的主体和经营者。村支书、下派的第一书记是乡村振兴的基层带头人,但不应是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人。乡镇政府、村委会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负盈亏责任,它们也不是生产经营的主体,而是提供各种服务的“店小二”、培育产业的“营养师”、项目落地的“催生婆”,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,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,减少对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。所以,乡村经济发展的生产经营主体还是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。
2.乡村需要的是资金还是资本?
乡村需要钱,但钱可以分为资金和资本。资金有时仅仅代表钱,现在政策很多,乡村不一定缺钱。资本代表技术、管理经验、人才、市场渠道等,所以,资金是业余的,资本是专业的,乡村更需要资本。既然资本更专业,就要做好识别,让真正的资本进入乡村,但要有必要的管制,设定规则,防止资本唯利是图。要在保障农民权益、保障土地性质、保障乡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欢迎懂农业、会种地的资本下乡,并且杜绝资本坑害农民的现象。让下乡的工商企业变成农民经营和产业发展的“微型航母”,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都是这艘航母甲板上的“微型战斗机”。
3.是企业信用风险大还是乡村经济主体的风险大?
乡村的经济主体被称为“微弱经济主体”。根据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(2020)》,所谓“微弱经济体”,是指规模较小、处于市场弱势地位、容易受到排斥的经济主体,包括个体经济、庭院经济、小型合作经济、微型企业、小型企业等。这些“微弱经济主体”与正规企业的区别就是它们会计很难规范,成本很难核算,个人生活支出和经营支出很难区分,因此,信用评定就很难,甚至处于“无信用”状态,但就像气象学上冰点不是没有温度一样,“无信用”只是相对于信用评定技术而言,与本身信用差不能等同。就像公民从未去银行借钱,只能说明没有信用记录,不是不讲信用。并且据报道,从有关机构的调研和实践情况看,以家庭为单位的信贷风险并不比企业大。所以,需要有关金融机构修正对乡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评价指标,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金融需求问题。
认真做好乡村振兴的几个“如何”
1.如何寻找乡村振兴中的“人”?
推进乡村振兴,需要认真了解乡村振兴的支点是什么,只有了解乡村特点和现状,才能找准支点。比如,某企业在深入调查研究后,确定了“三个三”工作,即三个寻找计划(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、老村长、深度贫困户),聚焦三类人群(村支书、返乡扎根创业青年、乡贤),实现三个一万目标(帮助一万名贫困大中专学生找工作、扶持一万名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、资助一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),这就把企业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放在非常扎实的支点上。
他们聚焦在“人”字上,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灵魂,发展需要带头人,振兴需要创业人,脱贫需要帮扶贫困人,培育乡村文化需要乡贤这样的“故乡人”。有了带头人和创业人,就会推进产业发展,产业发展会促进人才流入和回归,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振兴,让回归的人成为发动机、动力源。最后,形成一支“懂农业、爱农民、爱农村”的充满能量的乡村建设人才队伍,在各方支持和帮扶下,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,发展种养业、农产品加工业等,培育小型农业企业,培育农产品品牌,学习各种种养技术,让乡村产业走上发展的正确轨道。
2.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中的要素对接?
推进乡村振兴,招商引资非常重要,也是当下各地的习惯思维、惯用手段和方法。但形势变了,相对于以前,中国资本紧缺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,招商引资不管引来什么资本都是有功、“装进篮子都是菜”的时代过去了,产业发展也有很多限制,只有从资源、需求、市场、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考虑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,才能真正匹配,发展的理性导致了招商引资策略的改变。因此,今后不再是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那样的狠干,挖掘本地特色,搜寻“有钱人”的需求,分析“缺钱人”的诉求,实现产供对接、供需对接、利益对接、链条对接,这样的招商引资成功率和匹配性都很高,也会长久。因此,今后更多的是对接而不是粗放的招商引资。
具体来说,就是对接农民和市民,实现为农民增收开辟途径,为市民丰富菜篮子开辟渠道,为农民小康努力,为市民健康生产;对接产销,让市场疏通上下产业链,让农民搞好生产,企业对接供销;对接学习培训,先给农民示范、模仿,再让农民操作、实践。通过产业对接、渠道对接、技术对接、品牌对接、就业对接等,为城市的“奶瓶”“米缸”“菜篮”提供保障,促进乡村振兴。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利益对接,把政府、支农金融机构、支农企业、乡村连接起来,构建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乡村振兴政策—支农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和开辟新的经营项目—支农企业开拓新的产业方向—乡村发展经济的利益链条,把推进乡村振兴变成既是为社会进步共同努力的方向,更是各方有责任、有利益、有动力的自觉行为。
3.如何锤炼乡村振兴中的年轻村干部?
前几年某地开展“护根工程”,他们认为,基层党员、基层组织、基层干部,就是党和政府的“根”,要拔掉烂根,查处违纪违法者;治理病根,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;清理乱根,从制度上规范各种行为;培育新根,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队伍。这是非常形象又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建设乡村基层队伍的重要举措。
现在村干部越来越年轻,“老村长”类型的村干部很难再有,也不应该再期望,只有形成一个人才辈出的基层干部培养机制,才能真正解决乡村对较高素质村干部的持续需求问题。另外,干部都有一个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,这才需要选拔和培养。现在的八零后或者九零后村干部,比起上一代村干部来,在掌握新知识、新观念、新技术方面要强得多。当然,现在的年轻村干部,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,比如:学历不错但经历不够;有思想但对农村的情感还需培育;有干劲但毅力可能还有欠缺;有基本常识但对乡村历史文化了解不足;有想法但具体破解难题的办法不足。但不要责怪年轻人,而是需要重视改进培养方式,像部队培养特种兵那样培养乡村年轻干部,就一定很有成效。笔者看过有关特种兵的报道和影视剧,从各部队挑选来的一百多名优秀士兵,经过一段极其艰苦的生理和心理训练、技能训练,最后只剩下二三十人能够通过考核成为特种兵。如果我们像解放军那样有针对性、有系统性地训练村委会干部,相信年轻人一定能胜任村委会的工作,优秀村干部的来源渠道会大大拓宽。
总之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推进乡村振兴,必须不断校准坐标,精准导航,才能取得新成就,把中央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。
文章为社会科学报“思想工坊”融媒体原创出品,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7期第3版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。
拓展阅读